——途璞咨询集团·独家观察
中国企业出海的未来,将是一个更加多元化、更加深入、更加可持续的全球化进程。在这一进程中,中国企业将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全球企业,为全球
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。
作为长期深耕新能源、新制造、跨境投资与国际营销的全球化咨询机构,途璞咨询集团通过旗下“璞跃出海”平台,已为数十家中国企业在欧洲、中东、
东南亚和非洲市场提供从市场调研、战略设计到落地执行的一体化方案。我们亲历并见证了中国企业从试探性“走出去”到体系化、深水区式全球化的全过程。
01 出海浪潮: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
2025 年,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。这不仅是应对国内市场竞争压力的选择,更是走向世界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抉择。一个由中国企
业定义全球化新玩法的时代正在到来,越来越多的世界级跨国企业将在这一进程中诞生。
1.1 出海规模持续扩大
根据最新数据,中国企业出海规模正在快速增长。2024 年出海规模已达 2.17 万亿美元,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2.5 万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 15%。
途璞咨询的海外项目数据表明,这一增长并非单纯的量变,而是投资结构、区域布局和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。例如,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非金融类直接
投资增速高于整体水平,我们在匈牙利、波兰和阿联酋的客户项目中,明显感受到企业更重视“本地化落地 + 长期运营”的组合模式。
1.2 出海主体与行业分布多元化
出海企业的行业分布正呈现全面开花:
•制造业依然是主力军,占出海企业总数 40%,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持续提升。
•专业服务业(法律、咨询等)占比 16%,反映出企业在海外更依赖本地化的专业支持。
•科技与互联网企业虽然占比仅 3%,但增长迅速,尤其是在 AI、云计算、电子商务等赛道。
•新能源与高端制造成为出口新引擎。
在途璞的客户案例中,光伏、储能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表现尤为亮眼。例如,我们为一家国内储能企业进入东欧市场设计的落地方案,使其在一年内完成
了从样机展示到1200万欧元订单的转化,同时我们还帮助客户在巴基斯坦获得了总价值1亿美金的储能项目。
02 中国企业全球化模式创新
中国企业的出海模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,从早期的“产品出海”升级为“价值出海”,从单一贸易出口发展为全方位全球化布局。
2.1 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创造”
途璞观察到,那些能够实现技术落地 + 本地生态融合的企业,更容易在全球市场形成品牌与渠道优势。例如,在为一家新能源企业进入德国市场时,我们
不仅设计了技术展示路线,还通过商协会和行业联盟建立本地合作网络,在 12 个月内帮助客户锁定了首批核心经销商与战略合作伙伴。
技术驱动与“原生全球化”路径
部分技术型客户一开始就选择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,直接面向终端市场进行产品迭代。这类“原生全球化”企业在合规、团队多元化和市场响应速度上,往
往比传统的“先本土后出海”模式更具优势。
03 出海挑战:机遇与风险并存
尽管出海机遇空前,但全球地缘政治、贸易壁垒、投资审查等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。
途璞在多年项目执行中,总结了几类常见风险与应对路径:
•贸易保护主义 → 建议通过本地化生产、股权合作、第三方市场中转等方式降低关税与配额限制。
•投资审查趋严 → 在进入高敏感行业前,提前完成投资结构设计与合规评估,降低被阻止的可能。
•数据跨境限制 → 建议设立本地数据中心、采用分布式架构,并聘请熟悉当地法规的合规团队。
•地缘冲突风险 → 引入政治风险保险,设立区域应急管理机制,分散供应链布局。
例如,我们曾为一家“一带一路”沿线运营的能源企业建立“多国业务应急切换机制”,在某国突发政策变动时,仅用 12 天就完成了项目迁移与业务恢复。
04 迈向全球化深水区
未来五年,中国企业的海外竞争,将从“抢市场、拼价格”转向“比组织力、拼人才、看生态构建力”。让我们一起期待全球商业新格局下的中国企业新势力!
途璞咨询集团与“璞跃出海”团队将持续发挥市场研究 + 战略设计 + 落地执行的三位一体优势,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深水区中稳健航行、破浪前行。